氐人原先没有什么姓氏的,但是后来就模彷着汉人自己取,或是干脆采用汉姓,除了常见的『王、吕、姜、雷、杨、窦、姚』等姓氏之外,还有一些比较不常见的,『蒲、仇、强、党、要梁』等等。而距离汉中比较近的则是蒲、强、吕、党等姓的氐人。
简单来说,上古氐人的地盘,比如汉中,比如武都,以及天水等县城,如今被汉人占据了,成为了汉人的地盘,而氐人则是被迫不得不『分窜山谷间』,这就使得了氐人和汉人之间产生了天然的矛盾。
因此对于李典来说,如果处理不好和氐人的关系,那么他自然是当不好这个汉中一把手。
而落到了具体事项上,李典大概有了一些想法,只是没想到还没等李典开始做,这氐人王蒲氏就找上了门来。
这就有点意思了。
氐人和南匈奴不同,和西羌也是不太一样。
来汉中之前,李典特意派人向骠骑申请,调阅了氐人相关的档桉,他发现氐人的叛乱,其实颇有意思。在骠骑派人送来的氐人王的相关档桉之中,除了当下氐人王的一些基础资料之外,还特意简单的注明了氐人在大汉四百年间的几次重大动乱。
氐人在大汉王朝之中第一次的叛乱,是在元封三年。官方文档和斐潜补注,在时间上没有什么问题,但是次序上略有些偏差。官方原档是氐人叛乱在前,后孝武帝派人平叛,后迁氐人治酒泉,但是斐潜补注的是在氐人叛乱之前,多了两个字『事败』。
当然,在元封年间的事情,到了当下,具体情况应该是如何,恐怕都是不为人知了。
氐人没有专门的史官,所以发生了什么事情,也就只能是一家之言了。不过李典觉得骠骑所写的『事败』二字,恐怕才是最有可能的真相。
孝武帝为了对抗匈奴,为了充实张掖到敦煌一线,不仅是征发了全国的赘婿囚犯等等填充河西走廊,估计也将目光盯上氐人身上。
而骠骑额外注明的另外一次氐人事件,则是在孝光武时期。
孝光武大势已成之时,隗嚣表面上归附刘秀,私下却联合公孙述作乱。在这场叛乱中,氐人豪酋齐钟留与当时的武都郡丞孔奋合作,击退攻打武都的隗茂。孝光武旋即给与这些氐人『复其侯王君长』的待遇,而且『赐印绶』。
骠骑同样在这一件事情上注明了另外两个字『事廉』。
氐人豪酋齐钟留为什么会帮助孔奋,而不是投向了隗茂呢?
孔奋年岁不小了,没有多少的武力值,也谈不上什么智谋百出精妙算计,可是偏偏就这样的一个人却导致了隗氏谋划最终落败,原因就是斐潜注明的两个字『事廉』。
孔奋任职武都之前,是在河西将军窦融邀请之下,担任姑臧令。当时天下纷扰混乱,唯有河西地区较安定,姑臧被人们称为富县,与胡人通商贸易,每天有四次集市。在孔奋之前的每一任县官,没有几个月就富裕起来,而孔奋任职四年,财产一点都没有增加。
是贪婪的人值得信任,还是清廉的人更让人信服?
然后再将这个问题更推进一步,是氐人豪酋齐钟留更相信孔奋,还是那些普通氐人更相信孔奋呢?
这些都是李典在这些时日之中思索着的问题。李典让人到关中寻求关于氐人的档桉资料,而骠骑斐潜便是在这些档桉资料当中留下了四个字,若是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