川蜀的士族集团,或许并不能称之为集团,只能是叫做聚合体,其实从刘焉刘璋那个时候开始,一直到斐潜当下,都是可以大约的分成为两大派系,本土派和外来派。
历史上三国的蜀国之所以一年不如一年,内部实力日益空虚,最根本的原因,除了夷陵之败动摇了根本之外,就是内部的外来士族与本土士族之间的斗争了。最后在内部的这种明争暗斗之下,最终导致原本还有余力向外北进的蜀国,彻底成了『疲敝』之国。
历史上的刘备是外来派,当下的斐潜也自然是外来人。
其实不仅仅是川蜀一地这样,东汉当下因为各地的大地主势力比较明显,地方豪强都不太欢迎外来者。就比如说之前的荆州,在前刺史王叡被杀之后,朝廷短时间竟然找不到一个合适的人选能够接任。万不得已之下,才派了当时虽然有名,却并没有什么后台势力的刘表前往。而且刘表到了荆州之后,也是立刻联系地头蛇,联姻的联姻,请教的请教,也才算是在荆州立足……
而且刘表在荆州能够顺利上任,有一个不可复制的因素,就是刘表当时是『单骑』上任的。
在历史书当中或许只是简单的几个字,但是这其实意味着刘表这外来派,在初期的力量是比较小的,就像是东汉选皇帝都喜欢选正太一样。没有太多的亲信随从,也就意味着刘表如果要重用什么人,也只会是荆州本土的人,这样一来,自然是皆大欢喜。
但是斐潜就不一样了。
斐潜在入川的时候,不仅是有斐潜自己的人,还有之前刘焉刘璋甚至是刘备的人,这些外来人成为了组建川蜀政治架构的主要领导者,而益州本土的士族大多数是为辅佐之职。
到一个新的地方,在有自己人可以用的情况下,自然是先用自己能够信得过的人,这样才能更好的展开各项事务的工作,这一点不管是古今中外,皆是如此。只不过人的情感永远无法互通,尤其是对于已经习惯了举荐制度的川蜀本土士族,他们不仅是『举贤』全是举亲,导致各个地方的官职几乎都被当地豪强士族给垄断了,而且还相互联姻,盘根错节的形成了庞大的地区性的政治结构图,吃了上面吃下面。
新的主子来了,直接就夺走本土士族手里的官职,这样自然就极大的剥夺了本土士族的原有利益,俗话说由俭入奢易,由奢入俭难,这习惯了好日子的既得利益者,能心甘情愿放下原本嘴边的肥肉么?
显然,这种敢舍得,能放下的人,并不算多。
『现如今,虽说有广汉李氏,、绵阳秦氏、成都任氏、西充谯氏等足为覆车之鉴,』徐庶坐在成都大堂之中,缓缓的说道,『然亦有广汉王氏、德阳古氏、阆中周氏、梓潼杜氏、临江杨氏等人,或不愿出仕,或仅愿任当地官职……』
徐庶并没有说断绝川蜀本土士族的道路,但是有两条是必须要遵守的,一则就是走科举应试,另外一条就是主官不能是当地人任职。
一些川蜀本土的士族,比如犍为张氏,阆中狐氏,郫县何氏、郪县王氏等等,遵从徐庶的这两条限制,也就获取了一定的职位,而另外的一些本土士族,也就是徐庶方才重点提及的那些,要么就是不愿意参加科举,顶着原本的名士名头不放手,要么就是只愿意在当地担任官职,一步都不想走出去。
也可以说是这些人纯粹的守旧,但是同样的也展示出了一些不合作的意味。
非暴力不合作,也并非是阿三的专利。
『除此之外……』徐庶面对着沙盘,对